国庆回了一趟家,
亲朋好友得知我回家的消息,纷纷响应,在一起聚了几次,
席间,抱怨最多的话题是,工资不按时发,经济形势不好,生意不好做。
谈笑间,不知不觉的将话题引入到我身上,
外面的世界好混吗?游戏搬砖好搞吗?
此时此刻,我除了附和着说,不好干,钱不好赚以外,连半点个“好”都不能说出口。
生意都不好做,大家都难,偏偏你说好,估计不是什么好事,罚酒+取经+纠缠,不死也残废。
既见不得你好,又见不得你穷,这种刻画到骨子里的想法,在这样的圈子里显得非常的刻意。
随大流,和大家都一个屌样,才能融入这样的酒局中,心平气和的把酒喝好,把感情进行到最后。
入乡随俗,不摆架子,不到处显摆你牛,处处示弱,这是多年学习到的为人处事的精髓。
在酒局结束后,有一位老友特约我去喝茶,理由是,两年多没见了,有很多心里话想找我唠唠。
落座后,看着他满脸酒气的脸上,有几分落寂,也有几分愁容,状态不是很好,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我提起了两人的过往经历,试图掩盖这种尬聊。
我心知,没有两个人会无缘无故的坐在一起喝茶,“事故”肯定会有,只不过如何铺垫与开始,他在找合理的机会。
从过去一起周末结伴郊游,一起下过象棋,聊到一起喝过好几年酒,我是他心中最好的朋友。我不否认这一点,因为兴趣与爱好大差不差,能玩到一起这样概括比较适当。
铺垫的差不多了,才说出了他心中的苦闷,他所在的单位已经拖欠工资4个月了,奖金取消不说,生活最低保也没有,一直在刷信用卡维持着日常开支,如今已经支撑不住了。
以前,听到这话,我基本上就主动开口了,借多少钱,你说个数。但经历了很多事后,有些话,听见了就要明白,帮人只帮钱是没用的,帮钱会帮出仇人,帮钱以外的事,也许还能保住这个关系。
于是,我进一步问道,你有什么打算与计划?
我的这位朋友不愧是单位里混的,然后又把话题引到了我身上,问我这两年在外面混的还好吧,搞游戏搬砖到底怎么样,可不可以带带他?
在喝酒的时候,你不也听到了,现在行情不太好,搬砖工作室赚钱也难。
他笑了笑,在兄弟面前就别装了,有话直说,你能搞多年,一直出门在外,你是桌子上最静的那个人,表情很自信,脸有红光,你的话敷衍别人还可以,敷衍不了我。
无奈下,我说出了做这一行业的风险,以及一些上班族操作不稳定的因素,希望听完后,再做打算。
上班的人,事实上只抓住了整个生意环节中的某一个环节干了好多年或者是一辈子。不具备跑通整个闭环的能力与思维。
上班是一种被动分配工作任务的事,上班的人只有听命与顺从的份,主观的创新与意见很少得到上级的肯定。
并且长时间上班的人,依赖性比较强,自主性比较差,主动性比较差,都是被动性比较强的一类人。
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你不说,我也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得多错得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这样的做事环境里,大部分人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力基本为零。
搞游戏搬砖是一门生意,即要有机器架设的能力,还要有敏锐的抓住游戏市场需求的能力,以及跑通项目闭环的能力,还要有囤积物资销售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要有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班的人,特别是处在基层的人,很少有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人都遵从一个概念,遇到问题要请示,把问题抛给上级领导。因为谁主张,谁负责。
搞游戏搬砖是一个人的事,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求这个人要掌握多个方面的知识。
新手以为的游戏搬砖,就是找个带项目的人,传授会搬砖方法,照着方法就可以一直吃肉了。这种想法就已经错了。
为什么会错?
首先,带项目的人不会一直带你,不会免费带你,他只能带你一阵子,并且走的路是捷径。
这条捷径是带队的人,制造项目的人搞出来的,这条捷径在某一段时间内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如果碰到游戏更新,或者是封号,这条道就死了。所以机器吃灰就是必然。
学会了一条道,这条道死了,这个时候新手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他没有能力去修复这条搞钱的道,也没有能力让这个项目再起死回生,没人时时指导的情况下,前面的路是黑的。
新人学搬砖说得准确一点叫:寄生系搬砖方法
靠着别人来吃肉,永远靠不住的,因为靠一次就得放一次血,靠多了别说吃肉了,汤都没了。
除了以上理论风险以外,还有其他大坑:
第一大坑:盲目跟风,导致血本无归
什么游戏火就做什么,盲目进入某个游戏搬砖,结果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典型代表就是,跟着某个人学习搬砖,结果刚学会,批量化上量后进去,发现打到的物品压根卖不上钱,内卷严重,开得越多赔得越多。
这就是没有事先进行小规模闭环测试造成的后果。凡事先测试,做到心里有数了再进去搞,这是最基本的认知。
造成这种情况最本质原因是:信息滞后,对游戏认识不够,要全方位的了解游戏,多向人学习多种搬砖的套路。
第二大坑:无视风险,在“封号红线”上跳舞
为了追求量大,特别想把产量搞上去,用机器的日产数与机器数作为自己搬砖的终身目标,不计后果的放大规模,滥用辅助工具,被官方一夜之间全部封号。
封号了不死心,一批一批的又重起号,结果还是一个样,号也起不来,产出又从何处来。
这种侥幸心理和对平台检测机制的无知,导致根本没法做大,也没法做到营利。
第三大坑: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只专注于一种游戏、一种出金方式(如只刷金币),对市场波动毫无抵抗能力。
游戏是会一直更新的,新的方法也只能适应一段时间的打金,压根不可能保证你一年或者是更久的。
从这条理论上说,向别人学习搬砖项目,其实就是花冤枉钱。只能爽一时,不能一直爽。
关键是,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在掌握了一个搬砖项目之后,要有拆解能力,将这个项目进行升级,要准备预备方案,要和风险进行隔离。
学习搬砖项目,还不如学习搬砖方法来得更实在一些。项目可以变,方法一直可以套用。
有些新人搬过某一类型的游戏后,他就会对其他类型的游戏感冒了,他不喜欢去搞,有了分别心。
就如,经常搬DNF的,他就不喜欢搬回合制的游戏,
搬砖搞钱,重在搞钱,至于游戏嘛,就如同各类女人一样,我们图的是女人的钱,又不是女人的色,要分清主次,管他女人长什么样,不管高矮胖瘦,只要有钱,都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上。
在搬砖搞钱的路上,要剔除美丑观念,要善于把恶心咽到肚里,钱才会越赚越多。
凡事都有【方法论】,
看过【沉默的荣耀】我们要懂得一个理,坏人有坏人的方法论,好人有好人的方法论,坏人可以通过方法把藏在内部的卧底找出来,好人也有方法在坏人内部持久的斡旋。
搞游戏搬砖也如此,不懂方法者,入者必亡。
无论是打工的,还是上班的,不管你是搞游戏搬砖,还是视频剪辑,事不分好坏,但是做事的人分高手还是小白。
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就要从小白开始,做小白应该做得事,慢慢提升为高手,不要一上来就摆出一副高手的模样或者是久经沙场的模样,入事后便会见分晓。
任何高手或是精英,都是从小白开始历练的,赚钱的事到了高手阶段,谁都可以搞到钱,但唯独小白这个阶段是很费钱的。
社会生存的法则告诉我们,会的吃不会的,精的吃糙的,高处的吃低处的,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